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服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愿我的服务质量和你随时相伴。

了解更多

行业资讯

【移民】福利!香港林郑月娥发表2018年《施政报告》这下又要吸引一大批移居者了!


 10月10日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2018年《施政报告》,宣布多项增加土地供应、培育人才和发展多元经济的政策措施。

《施政报告》以“坚定前行 燃点希望”为题,林郑月娥在报告中说:“前行的路未必平坦,但我深信这将是一条让香港再次起飞的康庄大道。”

土地房屋

房屋

🔵 继续落实新房屋政策,包括资助出售单位价格与市价脱钩

🔵 增加公营房屋比例,调拨更多土地作公营房屋发展

🔵 检视《长远房屋策略》的公私营房屋比例

🔵 香港房屋委员会考虑让资助出售单位业主分租未补价单位予有需要的家庭,并推出公屋宽敞户免租调迁优惠措施

🔵 接纳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建议,试行「长者业主楼换楼先导计划」

🔵 拨地协助房协重建旧屋邨,并藉此增加房屋单位供应

🔵 邀请市区重建局研究重建公务员合作社地段


土地供应

🔵 持之以恒地开拓土地,并把七成新增土地,以房屋单位计算,用于公营房屋

🔵 推展「明日大屿愿景」,展开人工岛填海研究,为香港增加土地供应、推动经济发展及改善市民生活质素

🔵 今年内完成两项棕地作业研究,以制订政策和措施

🔵 推出「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满足短中期房屋需求

🔵 重启工厦活化计划,为业主改装旧工厦提供诱因,并容许经活化的工厦提供过渡性房屋

多元经济

🔵 签订更多双边及多边协议,提升香港国际商贸中心地位

🔵 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全面统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发掘发展机遇

🔵 密切监察中美贸易摩擦对香港的影响,适时推行支援业界的措施


创新及科技

🔵 向研究资助局「研究基金」注资200亿元、推出30亿元「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及推出「杰出学者计划」,壮大本地科研和创科人才

🔵 加速再工业化,成立20亿元「再工业化资助计划」资助生产商在港设立智能生产线、拨款20亿元在工业邨为先进制造业建设所需生产设施

🔵 推动技术转移,增加对大学技术转移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香港分中心」的资助


府部门公布开放数据年度计划

🔵 推出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航运及物流

🔵 拟定税务措施以推动船舶租赁业务、提供海事保险业税务减免、为国际海运业提供争议解决服务、向「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注资2亿元


金融

🔵 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出第一批虚拟银行牌照


电讯

🔵 主动开放合适政府场所予流动服务营办商安装5G基站


创意产业

🔵 向「电影发展基金」注资10亿元,培育人才和提升港产片制作,拓展市场及观众群


宜居城市

交通

🔵 豁免或代专营巴士缴交政府和专营隧道/道路收费,以纾缓加价压力

🔵 理顺三条过海隧道私家车、的士及电单车收费,分流过海交通

🔵 于明年就中环及其邻近地区的「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具体方案进行咨询

🔵 未来五年,在政府设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项目加设至少1 500个公众泊车位

🔵 复办「中环-红磡」渡轮航线,试办行经启德、红磡、尖东、西九龙及中环的「水上的士」


环境保护

🔵 在2020年收紧新登记电单车的废气排放标准、2023年年底前淘汰欧盟四期柴油商业车、就禁止柴油私家车在本港首次登记进行咨询

🔵 立法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增拨资源推行减废及回收;政府带头避免使用即弃塑胶餐具,并研究管制使用有关餐具的可行性

🔵 政府带头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个人和非政府机构安装可再生能源装置提供支援


楼宇安全

🔵 推出25亿元「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资助有需要业主优化旧式升降机


动物福利

🔵 修订相关法例,保障动物福利

🔵 警队推展「动物守护社区大使」计划


培育人才


🔵 将公营中小学的教师职位全面学位化,涉及额外经常拨款约15亿元

🔵 向公营及直资学校每年拨款9亿元提供「全方位学习津贴」

🔵 为公营及直资学校提供5亿7千万元额外经常资源,加强学校及校董会的行政支援

🔵 每年额外拨款8亿元,加强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支援,包括提高教育心理学家与学校比例和在公营普通学校开设校本言语治疗师职位

🔵 每年投放1亿2千万元额外经常开支,资助学生修读指定的自资副学位课程

🔵 职业训练局提供每年1 200个学额,让学员以「边学边赚」模式投身专业技能行业


劳工及福利


🔵 在本届政府任期内通过取消强制性公积金「对冲」的赋权法例,并在修例后两年实施。政府会进一步提高给予雇主的支援,协助中小微企作好准备

🔵 延长法定产假至14星期,雇主可向政府申请发还额外增加的四星期产假薪酬开支,并即时延长所有女性政府雇员产假至14星期

🔵 尽快落实法定侍产假由3天增至5天

🔵 研究新措施保障因工受伤雇员和职业病患者的权益,包括加强治疗和复康服务、加快处理工伤个案、加强调查和检控违例情况

🔵 加强保障政府服务承办商非技术员工待遇和劳工权

🔵 增拨资源给儿童事务委员会推行保障儿童权益的措施,包括提升幼儿照顾服务、及早识别和支援有福利需要的学前儿童及其家庭、加强对离异家庭的支援

🔵 于2019年10月增加到校学前康复服务名额至7 000个

🔵 制订新《香港康复计划方案》,同时加强对残疾人士家庭的社区支援服务,包括增设地区支援中心和增加到户家居照顾服务

🔵 增加2 000个「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名额和在第二阶段「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中额外增加1 000张服务券

🔵 把长者生活津贴扩展至广东和福建省,进一步便利选择在两省养老的香港长者

🔵 动用超过5亿元,加强对少数族裔人士的支援,促进共融


医疗卫生

🔵 加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在葵青设立首个地区康健中心,并以此为蓝本,推展其他地区设立康健中心

🔵 确立中医药在本港医疗服务的定位,在规划中的中医医院及18间中医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资助门诊和住院服务,及设立5亿元专项基金以促进中医药应用研究和专科发展

🔵 继续推行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及筹备第二个十年计划,未来可提供超过9 000张病床

🔵 建议立法禁止入口、制造、销售、分发及宣传电子烟及其他新型吸烟产品

🔵 为特定年龄组群女学童免费接种子宫颈癌疫苗

🔵 以先导计划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到校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提高「疫苗资助计划」资助额,并扩大合资格群组年龄至50-64岁人士

🔵 扩展关爱基金「长者牙科服务资助」项目受惠对象至65岁或以上领取长者生活津贴的长者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相得益彰,香港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移民香港日益成为了申请者首选的移民目的地之一。这次《施政报告》也让人们感受到香港政府对于民生的重视,几大福利也让人们更加向外在香港的生活。


邓超、章子怡、赵薇、郎朗,数不胜数的明星富豪纷纷移民香港,不知不觉给香港移民笼罩上了一层“高大上”的薄纱。其实移民香港有很多途径,甚至不需要高收入、高净值、高投资也可以轻松移民,香港优才入境计划就是一个专门为优秀人才准备的入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