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留学观察 | 港校今年下发拒信变快,被拒怎么办?
香港的学校这几年变得很火爆,不只是申请递交数量突飞猛进,大陆的生源背景也越来越好。
香港的学校整体就比较少,所以申请名额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尤其热门专业申请递交人数暴增导致的竞争通道越来越窄、竞争条件越来越趋精尖化也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申请香港收到拒信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真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GPA太低/竞争太激烈/文书不行/跨专业申请,本科专业不符/相关专业申请,但某学科课程/实践经历不够。 拿到拒信,我不是让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激动就一通怼,怼的学校一脸蒙蔽,如果拒信中给了你明确的拒因,你对症下药,对应去argue。 拒信里没给你具体的理由,那么就要发邮件、打电话去弄明白真实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该去解释情况争取的,一定要及时写表白信。 写argue信之前,再去看本届录取案例,对比你和别人的背景情况。 心里有个底,如果确实是你和平均录取水平相差十万八千里,你心里要有数,可以大概判断你成功的几率。 自我介绍 开门见山,直接写清楚自己的姓名、申请号以及申请专业、申请状态。 邮件名可以用Application Argument+姓名+申请号来命名,简单明了。 很多同学身份来信原因都亮不明白,谁能知道你突然发个邮件要干啥?难道你指望学校看你的邮箱地址,去搜搜你到底是谁??? 表明来意 讲明你收到了拒信,拒绝理由是什么,然后简要介绍一下你的背景是怎样的: 老师好,我收到了拒信,拒因是XX,但不是这样的,你误解我了,请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这后面记得补充上自己的背景(学校/专业/均分/实习等),因为学校不可能看你一个名字和申请号就知道你是哪个学生,也没功夫查。 解释清楚 根据我上面说的,你是什么拒因,就根据什么拒因解释你这方面为什么不足; 虽然你这方面不足,但是你的哪些方面可以证明你是非常适合这个学校的。 比如你是因为均分低被拒的,解释你为什么均分低,是学校普遍低但是你排名高还是你的专业课很高只是选修课拉低了你的均分; 你是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不足,那就从学术能力实践经历等方面说明你有多适合这个专业,你为了了解熟知这个专业都做了哪些努力等。 表示感谢 结尾一定要向招生官表示感谢,最后再吹一波彩虹屁,从自己的职业规划入手,说明自己真的很需要学校的资源,并把自己的CV/PS作为附件一并发过去。 发完坐等学校回复,一周之内没有回复,你可以再次采取行动了!
argue的点绝对不是:为什么XX比我的背景差都能拿到offer,这不仅不会让你argue成功,还会拖别人下水。 argue信不止可以发一次,可以多发几次,但是如果一直得不到回应,另谋出路。 一些热门专业热门学校,argue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做两手准备。 argue的最佳时间:收到拒信后一周之内。 然后,除了可以正常argue的同学以外,还有很多同学因为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对申请的目标专业也不够了解,所以你错误匹配的专业被拒很正常。 不要沉浸在被拒的悲伤里自我怀疑,也不要揪着学校录取比你更差背景的个别案例一通乱怼!
同学们赶紧调整自己的申请方案,在申请结束前拿到最合适的offer有学上才是关键!
想要了解更多港澳升学,欢迎咨询冠桥,冠桥是大型综合性出国及升学教育服务平台,为学子们提供一站式升学咨询及解决方案,如华侨生联考、语言培训、出国留学、港澳升学、背景提升、名校规划、特色升学渠道、学生海外托管、移民及海外置业等多元化服务体系。赶紧来获取专属你的留学方案吧!